产业结构的。
但如果做重复性研究也能获得顶级的荣誉和收益,就没人会去搞真正的科研了,在这方面,华夏是走了弯路的。
并且,这种作弊式的研究成果也会败坏学术风气,滋生学术腐败,一个坏榜样对风气的破坏作用远比一个好榜样的激励作用大得多。
因此,张晨有了星火学者这个想法之初,就把开创性研究作为评选星火学者的必要条件之一。
当然,事关国计民生、并且受到西方技术封锁的那部分科学技术除外,毕竟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的意义同样重大。
刘炳成脸色极为难看,其他的倒也罢了,评审委员会的人选问题才是他真正看重的。如果评审委员都是国内的,高教司对评审委员会的影响就会大得多,相应的,也就控制了谁可以入选星火学者。
谁都知道,星火基金初始投资就是一个亿,张晨还承诺首年至少再捐赠一千五百万作为奖励支出,此后每年新评定的星火学者奖励也都由星火基金承担,财政部又批了每年两千五百万的运营费用。刘炳成可以想象,只要这个计划落地,谁能够控制星火学者的入选,谁就能在科研高教领域掌握极大的话语权和隐形权利。
但现在星火又提议在评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