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有农民投资,不是政府规划的城市。
国家没花一分钱,也不靠行政的力量,靠农民自己的力量,走出来一条农村城市化的路子,搞出来一个城市。
一直到后世,温洲这个旮沓,相对于北上广深,是爹不亲娘不爱的,整个温洲几乎没享受过国家财政上的最惠待遇和政策特权,这是一个铁路、机场、大桥、道路、大学甚至体育馆都要地方民间筹钱建立起来的后世繁华大城市。
而温洲人除了勇气和眼力外,几乎一无所有。
这个地方从头到尾没被看好后,主要是跟他险峻的地势有关,温洲城外全部是险峻的大山,周边地势真是太险恶,发展起来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不是吹得,在改革开放早期,温洲本就不是一个改革试验地,不是深市特区,不是南岛特区,不是国家划出一块地方,专门投入政策,搞实验,一切都是农民自发地搞起来的,在不花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走出了温洲自己的一条路子,所以温洲人干出了这时代不少的全国第一。
比如修桥收钱,用收来的钱再建新桥。
比如股份合作制,在国家都还没有想到要做的时候,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就想办法足了,温洲很多不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