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式工厂,生产小五金,从最开始帮人加工零部件,到后来自己独立组装电风扇、电吹风等,他丈夫负责车间生产,她负责在小商品市场推销,一直到九十年代末,大约每年利润有三百万的样子。但随着中国小商品商场的发展,以及家电品牌集中度的提升,他们的小厂的利润越来越薄了。于是,他丈夫就开始向做小工艺品像徽章、金属摆饰方向发展,但利润也大不比从前。她就考虑转向,加入了温州炒房团,到全国各地转战房地产市场,最后,与其他温州人把重点放在上海不同,她把市场重点放在了北京,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我们没有能力跟这么多人硬抢,只有找冷门啦。当时,北京还是冷门,我就进来了,幸亏进得早,要是今天再进来,我就没那实力了。生意要取巧,你说是不是?”
“对,专业术语叫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冯姐,你太有头脑了。”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北京房地产市场,资金门槛越来越高,我反倒害怕了。所以,改买进为持有,看看风头再说。所以,我来这个班是想听听风向。我年轻时没受过什么教育,很羡慕大学课堂的。”
“您上的是社会大学,并且是优等生,现在还在追求上进,与您相比,我们这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