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估计还会反推:有多大回报,肯定需要有更大的付出。是不是?”
“我承认,你所说的心态我肯定有,但是,这样想有什么不对吗?”
“庄哥,咱们就事论事,你这个想法属于患了思维路径依赖症。付出与回报也许在社会大趋势上概率是一致的,但在某个具体的事情上,却无法对等。比如,一个拿两元钱中彩票大奖的人,他的付出与回报相等吗?况且,我们付出的是智力,它并非与个人的艰辛程度相匹配。你的预测方式,是几千年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华总结,它包含了多少优秀分子的智力付出?这个付出不大吗?况且,如果要为回报建立等式,那么,只能用价值与回报来匹配。产生多大价值,得到多大回报。互联网放大了知识的价值,一个软件,让这么多人感兴趣,且不说它实际指导了许多人的行为和对未来的预期,只说它让这么多人的心理和精神得到了娱乐,就是巨大的社会价值,我们拿这点钱,是不是应该心安理得?”
面对他一长串的反问,我竟无言以对。
但我也无法心安,因为,我似乎觉得有某个代价在某个时机等着我。这是直觉,但愿它是错的。
其实隐忧已发于毫末,随着“易名”、“易恋”的走红,不少网站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