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由头脑和思想控制的,当循环不畅时,大脑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循环,躯体由呼吸来配合,这就是吐纳运行之术。”
“意识引导、呼吸配合,如何进行呢?”我估计,这套理论才刚刚揭开面纱,后面有大量的实践操作,我得问个明白。
“按现代教学的方法,应该先讲原理课或者概论课,我也按此原则进行。”朱先生语气开始平缓,还拿出了纸笔,我也拿出一个本子,边听边记录。
“意识引导,就涉及基本原理。宋代有个著名的儒道大师,也是内丹修练高手,叫陈希夷。”
先生说到这里,我回答到:“我听说过他,他也叫陈抟,是陈朱理学的开创都之一,据传说他活了几百岁,当然世人也不知真假”。
“不管他活了多少岁,总之,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人物,而且,他的一些理论对我们很有用处,这就够了。”
听到老先生的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对待学术或学术人物最正确的态度,只管他的东西有没有用,不必在细枝末节上过于纠结。我记得在北大看书时,我参加过几个学生的讨论,有的人推崇陈抟,说他把道家的操作理论化,使性命又修成为一代风尚,也有人骂陈朱理学,认为陈抟比朱熹还坏,既破坏了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