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说到:“先说第一个,绝活多,我所知道的,除了跟京剧一样有打斗翻跟头等,还有栽碑倒碑、吐火变脸、滚灯功、矮子功等等,看得人眼花缭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那是与表演习惯有关。过去,四川的大户人家,红白喜事请人唱戏,一般同时请两个戏班,对面搭台唱,有打擂台的意思,这叫唱对台戏,哪边有绝活,哪边就有赏钱,所以,没有几招绝活,是挣不了钱的。”
“原来,唱对台戏是这个意思。”妍子若有所悟。
“关于幽默感,这与四川人的性格有关。四川人喜欢解构,往往收到出其不意的幽默效果。”
“什么解构,听不懂,哥,说人话!”
“举例说明。四川人喜欢把传统的大人物写小,把小人物写大。比如《穆桂英挂帅》,首先出来一个人,手拿两把铁锤,威风凛凛,他的念白也凶猛:头戴狮子帽嘴喳喳,身穿战袍绣花花,胯骑一匹狮子马,手口拿着铁疙瘩。一个亮相,你以为男一号出来了,结果他后面一句台词才暴露出他的身份:大将,穆瓜!大家这才明白,这个气吞山河的家伙,只不过是穆桂英的一个马夫偏将。”
听到我模仿川剧的念白,妍子大笑起来:“这不是冒充老大嘛,还有没有?再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