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史和以农业为主的文明古国,经过先秦诸子百家的风云激荡,中国人形成了当时农业社会比较先进的价值观,并以巨大的文化认同感顽强地坚持到今天。虽然孙中山先生在世界民主化、工业化的大潮中看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但由于中国人还没解决生存问题,所以对价值观的疑问和重建如新文化运动的科学与民主精神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共鸣。毛泽东时代虽然以文化大革命为重建方式,但其封建家长的极权色彩,民粹暴力的重大倒退。所以,失败是注定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在解决温饱后开始思考为什么活着的问题。突然发现,现代化、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接踵而来,对建立在旧的生产生活方式基础上的价值观产生了摧枯拉朽式的巨大冲击。作为新旧价值观冲击的承受者,在面对人生问题时,他们思想方法上没有讲科学逻辑的习惯,在追求目标上没有宗教信仰的洗礼,在对以“升官发财”为标志的成功难以实现时,他们感到人生失去了意义,多数老人感到绝望。
一、权力崇拜的悲哀
几千年的封建集权制使很多中国老人养成了对权力的高度崇拜。在人生目标上追求“升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祖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