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零四章 动机各不同
政治制度有关。古代是郡县制,中央权力到县,县以下就是村民自治,县官在法律纠纷中保持民不告官不纠的原则。那么,乡村自治是以家庭和宗族势力为单位的,家庭越大、宗族越强,就越有优势地位。但在今天,中央的组织和权力直达村、组,法律所管达到每一个具体的人,靠家庭宗族的力量根本解决不了政治和法律问题,所以,大家庭的建设在上层建筑来说毫无必要。从经济基础来说,农业生产要求协作互助,所以亲友和乡邻都是农忙时期最主要的依靠力量,但今天农业失去了挣钱的功能,所以依附在农业生产上的互助协作价值,就大打折扣。商业如此发达,人与人互助的价值变低了。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是契约和法律关系,而家族亲友或老乡关系,仅剩下感情纽带,失去大部分的经济意义了。新时代,是农业文明的掘墓人。

    没必要,是说其支出大于收益。小苏就是证明,花这多钱维护亲友关系,他得到了什么?他得到了更多的麻烦和不平的怨气,没有意思。没必要,是说其创造的价值变低。王班长一个人外出闯荡,他有什么亲友帮助?没有。不照样成功?他夫人在老家,倒是有亲友资源,但如此精明努力之人,收益大吗?要是收益大,她不会一个人抛家弃子,一个人跑到义乌来打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