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了、孩子可以接待宾客了,这类表达方式,如果不是出于自然,就是出于传统,是非常好的表达。
当然,李茅的数字化仍然很神奇。小苏主导的试制的手机很快就出来了,我们原来的手机就有双卡双待的设置,只是制式作了微调。李茅的图像显示,只是软件,预装进手机系统中,调试出兼容性就够了。
很快,手机寄了过来,我专门在光线暗淡的地方拍了一些照片,拍摄对象是偏黑色调的不同物体,在显示屏上察看其分辨程度,感觉效果不错。黑的程度稍有不同,显示区别就很明显,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我问李茅:“这是最终版本吗?”
“不是,还要根据顾客需求和当地反馈,不停改进,还要在与其它软件兼容的情况下,为漏洞打补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看来,你当时坚持让技术团队留在公司中,是有道理的。”
其实我知道,李茅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他这样说,一是恭维,二是肯定。小苏问我前,估计已经跟李茅商量过这事,他俩的习惯,我还算了解。
手机样品十部,空运快递,很快就到非洲了。王班长的反馈也跟着来了:“伙计,你那个手机真好,黑人的脸真的分辨得清。这单我接了,保证大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