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当个顺民就可以了。
给老百姓饱饭吃,就是统治都最大的恩赐,老百姓是不配享有精神上的追求和待遇的。但是,只求养活一个人,那人不跟猪一样?所以,得给老百姓找一个精神上的出口,犹如没有实际意义的奶嘴,给百姓以心理上的麻醉。
这个奶嘴就是:传宗接代。比如,你的价值,就是死后在祖先牌位之上。在父系传统的遗毒下,男子才有传承的资格,所以,生儿子是老百姓最大的追求了。与这配套的,还有家谱制度,宗族制度,继承制度,婚姻制度,姓氏制度。衍生出一大堆东西来,许多人把它误以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道统法统组合成的正统,传宗接代这类东西,连统治者自己都不太相信,这是用来给老百姓做样子的,给老百姓偶尔吃饱了的精神,找点活干。
我们到支撑这套制度的因素中去考察,发现均不可靠。..比如祠堂,现今一些农村,人们吃饱了,精神需求就来了,有的姓氏的人群就修建祠堂,企图恢复祭祀先祖。但这个祠堂既没有血统上的严格性,也没有协调同族关系的社会功能。说它没有血统上的严格性,就因为供奉的祖先,往往是不可靠的。作家兼民俗文化保护者冯骥才,在考察了大量的祠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