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没有今天。
“那是你们新贵的场所,我参加不合适吧?”因为李茅的接触对象,基本上是技术型公司,经济学家也是客串。毕竟以理工科出身的李茅来说,本质上是看不起很多文科生的。
这几年,在中国学文科的,几乎成了一个贬义词。为什么?没作为。有作为才有地位。中国几年的进步,主要体现为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文科生的预言被击破、文科生的方案不可行,没作为就没地位,他们还爱抱怨。
我想主要原因是他们知识不对,但他们总是说中国不对,这是违反常识了。中国不对,你也不可能让中国不存在嘛。存在先于本质,如果你所谓的本质与存在不符,只能说你所谓的本质有点问题。
况且,中国如此飞快的发展,肯定做对了什么。你们这些搞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新闻的、法律的,很少有人给出中国如何做对的答案,凭什么要那些前进在第一线的理工生佩服?
靠说大话可以忽悠底层群众,靠说牢骚可以鼓动键盘侠。一些文科生由社会思想的引领者,变成了靠鼓动底层捞饭吃的假公知,这是他们的悲哀。
“我知道你庄哥是大师,心气高,看不起搞经济学的。但是,我要告诉你,这是个座谈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