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经济政策了。这很方便,我在看二十四史时就有留意。因为古代历史中,关于税赋和民生的政策,记载得权威而详细。况且,这些与意识形态关系不大的东西,历史记载的真实性反而更高。
如果你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看书,那么看书的过程是不轻松的,你得做笔记,理思路,提要点。
我在思考政策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一个巨大的盲点,就是对改开以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完全是个门外汉,因为平时没有注意它。
这就像一个美人就在你身边,你没有关注,你的目光总盯在古代或者远方,对身边的事情熟视无睹,这属于灯下黑。..我不知道,那些自以为经世济民的专家们,是故作清高还是没有弄懂,也不大谈论这方面的成果。
书生们喜欢好高骛远,老拿自己跟伟大的圣贤们看齐,想前看五百年后看五百年,搞得自己跟诸葛亮似的。但是,你想想,诸葛亮至少制订并成功实施了政策:隆中对,你有吗?身边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说什么大话。
我对这种风气很瞧不起,我虽然不是研究什么经济学的。但我知道,周易是算命的书,我至少能够有一定的经验和成功率。比那些大学教授们开课讲周易的,至少心理要踏实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