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用的问题
说我国清朝末年后的几十年,应该是带伤下场的休息期。

    “正如大家所言论的一样,带伤下场的人,除了自怨自艾的否定外,估计在别人眼中,就是任人欺负的可怜。当然还有冲得过猛的人,突然体力透支,倒在地上休克的,需要很长时间醒来。”

    “在奔跑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随时在发生变化,当你试图理解一个落后者时,他可能随时以超越者的面貌跑到你的前面。”

    这个比喻,跟我原来写的奔跑的中国大致上差不多,我很熟悉。

    “我们认识世界时,有两种习惯,一是拉长时间区间,看较长时间的规律,但你看我刚才的图像,好像用五十年的时间间隔,也不能说明后面的五年。还有一种习惯,就是用空间的比较来确定自己的定位。比如定位自己,用我跑在号与号之间,但相互的位置关系在发生变化,这种定位也很短暂。”

    对啊,认识事物,我们大体上都是这两种方法。历史地看,对比地看。这有什么不对吗?

    “如果处在同一个奔跑群体内,这种看法大致上可以,但在不同的方阵中,这样看就不对了。比如,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对比,就很困难。我们说小日本欺负大中华,这是农业社会的对比,喜欢用地域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