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行为,表示,我对她所说的事情,至少没有否认,对她所说的态度,表示了赞同。
不找麻烦,是不给自己心留下纠结。只要心不纠结,就可以保持平静。在平静的心态下面,思维和情感都保持放松和自由的状态,才会给有可能到来的美好,留下品味的空间。
“好,专心看衣服,咱们得完成任务。”
自从妍子学佛归来,我们之间的角色仿佛就倒了个个。原来我是她的导师,她总是应和我的节奏,被动而脆弱。今天,她成了我的导师,引导着我的生活态度,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是妍子学佛后,突然增长了智慧?还是她对感情对生活,有了更高一层的理解?
没那么神奇吧。妍子还是那个妍子,聪明程度没有明显的变化,生活阅历没有明显的增长。但,她的见识,为什么就显得比我深刻而冷静得多呢?
我与乔姐的眼神,我没有发现的漏洞,倒是她全程观察的重点,我怎么就没发现,她这种观察的痕迹呢?其实,她观察的角度是正确的。两个有过情感经历的人,眼神对话是最主要的观察窗口。而在昨天的会面中,我与乔姐故意回避眼神,张哥没看出来,不是他眼瞎,是他根本没往这方面想,他根本没有细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