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张纸,前面三个问题,后面四个调研,全部都写在纸上了,仿佛一道考题,摆在我和妍子的面前。
妈提醒到:“你们想清楚,教育是树人的事,周期漫长。比做生意,更考验才能和精力。如果真想做,就得下决心做好,不能给了人家希望,又掐断人家火苗。”
她说得对啊。当年那一群实习老师到我们乡里来时,他们带来的是一团青春的火、知识的火、活力的火,我们每个孩子都盼望着靠近,以取得他们的温暖。结果,只有一周,他们就离开了,我们送别他们时,心情冰凉。
给予希望又让人失望,这是对心灵的折磨,巨大的落差,导致巨大的痛苦,更何况,这种痛苦发生在困守山乡的稚嫩的孩子身上。
“哥,你老家的乡镇中学,是不是个好地方呢?”
我摇摇头,“那里已经没有高中了,只有初中了,生源也差,每个年级只有一两个班。更重要的是,我相信的能干事的人,也没有了。能干人都离开那地方了,况且,在农村,远亲近邻的因素,资金利用中的情感漏洞,是不好堵的。”
妍子显然没太明白我意思。“哥,你说能干人都走了,这我信。但你说的什么漏洞,我没听明白。”
爸倒是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