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看。这种方法,我也是用了好久,才熟练起来。
注意那个个光点,安住于那个光点,几乎外界的扰动,干扰不了我的思维了。
外面的扰动,如同模糊的电影,画面虽然在流动,但我如同有锚固定似的,并不随它转动。
追忆似水年华中的那个场景,再次浮现在我面前。我如躲在水底的人,世间的事物如同水外的世界,而我的思维如同流水,我只是看着它反映出变幻的色彩,而我本人的身体,在水底一动不动,只是静静地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人,他没有学佛或者静坐的经历,但他的意识却与我达到一个相同的境界,这是不是也证明了,我们走在同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总结一下,至今,我用水来比喻思维,大概产生了三种意象:瀑布、流水和池塘。池塘最为安静,这大概是我目前近似达到的境界。
这种状态,不知道要持续好久。反正,近段时间以来,我上坐后进入这种状态的时间越来越短。但它会导致什么样的新的境界,我却不知道。妍子也避免回答我这样的问题,按她的话来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也就是,她是她,我是我的意思。
在一次次试探,企图看到更深的更新的现象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