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题又回到李茅的教育事业,他说到:“其实,我最担心的,还不是那个私立学校的事。我最担心的是,我们老家乡中的师生。”
按理说,引入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这应该是好事,不应该有阻碍的。但李茅的解释,让我们理解了他的担忧。
“在老家,我们的老师,水平高的都走了。留下的,水平不太高。会出现这种情况,当学生看了别的学校的老师上课后,会瞧不起本校的老师。这让老师有失落感。甚至还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校的老师,也许都不会做某些题,没见过某些题型。如果学生的问题答不出来,老师的尊严往哪儿搁?”
我想起一件事,问到:“如果上主课都由远端的老师讲了,那么,你们学校原来的老师,岂不是由课程的主导者,变成了辅导员了?”
“是,这种角色转变,恐怕不容易。”
小苏说到:“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学生一比较,对原来老师的看法,恐怕有一个较强的心理冲击吧。”
“这还是我担心的一种情况。我也跟我父亲商量过这事,他倒有个建议,不知道行不行得通。”李茅说到:“要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按我父亲的话说,就得找到共同的目标契合点。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