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思维主观性
人能够改造自然,能够战胜猛兽。原来我们的思维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随着思维的发展,它开始独立出来。

    思想的体系开始建立时,基本上就进入了农耕社会,稳定的生活,闲散的时间,思想开始发展。当思想独立于日常之后,人们的自信开始从身体力量向思想和知识转移。

    在中国最传统的文化中,儒家占有很高的地位。因为,当时的中国,人与物的关系大多得到解决,那么新的主要问题,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了。

    直到今天,所谓的道德,所谓的伦理,都是解决人与人的关系而存在的。

    还有一种关系,只能建立在思维能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当人们面对自己,反思自我的时候,需要面对一个问题:人与自己的关系。

    宗教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人与自己的关系,重心究竟在哪里?各有各的模式和答案。比如道家,还是后来的道教,认为,这三种关系是一种模式:天人合一。理论根据在周易、黄帝内经中表达明显。他们研究天地运行规律,再将找来的模式套用在人身上,让大周天与小周天统一,就形成了道家的主干思想。

    佛家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它认为人与自己的关系,在于心。这个心,既是本体论也是认识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