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给别人作鼓舞性提示时,他在别的的笑脸上,看到了某种快乐,并且以别人的快乐,来安慰自己的人生。
当人群成为一个社会时,社会对你的反馈,就在人生意义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判断,也就是说,别人的评价或者反馈,就足以让你浪费掉或者说是享受掉整个人生。也许,师傅就乐在其中吧。
但疑问却是现实的,面对他的孙子,他最想帮助的人,他以其微薄的能力,却无法办到,这是他最大的痛,但无奈,这并不是他的追求,他在此,却饱尝失败和挣扎,他肯定痛苦过。
那一天,我们坐在后坐上,他对我神秘而稍带得意地比划手势,表明他今天挣了六百块钱,那种由内而外的得意和高兴,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希望和努力,得到了些许的回报,他满意且知足,只要不面对孙子的境遇,他本可以一直这样知足下去的。
一个如此经历丰富的人,无法完成自己最迫切的需求,无法为自己最爱的人作出有意义的努力,这肯定不是好的人生。他与我的性质不同,我是有能力,但不知道该向谁使。他是想使劲,却没劲。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想了半天,好像得出了答案。他的问题,还是那个老话题。他因贫而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