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有名词太多,所以不得不引用。
当然,我也给她作了解释。虽然她不怎么敢问每一个词的意思,但我主动把自认为晦涩的名词,作了详细的解释。按她的心理特点,她估计会猜测,我在解释中会厌烦她,于是,我就大谈,我是个好为人师的人,能够在她面前当一回老师,是她成就了我,我感谢她。
这让她很高兴,也许,她第一次感受到,给人添麻烦,居然是一件有功德的好事。
她的网名叫“平凡”,我曾经玩笑地说:“你为什么不叫黛玉呢?”
她的回答:“我也觉得自己像黛玉,但是,我不敢说出来,更不敢拿她当名字。因为我又老又丑,如果网名叫黛玉,别人会笑话。”
网络是个虚拟空间,只要仅保持在神交的状态,别人的嘲讽对你的现实,有什么影响呢?
从她的网名来说,估计是个六零后,年纪比我大多了。这么大年纪,活在自寻烦恼的世界里,太痛苦。我觉得,我真的是在做好事。
上网后的观察,觉得从名字上,大概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年纪。心理模式的不同,在名字的取法上就有变化。这种巨大的区别,也反映了中国在近几十年里,剧烈变化对人们所造成的不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