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一十六章 发泄四层次
不等于善的。仁是与人与人关系而言的,而善,却与真相关。最真的,是最美的,这就是至善吧。

    佛教所说的,贪嗔痴,是烦恼的总根子。烦恼就是心理问题的总称。而这些心理问题,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去除痴。一旦,你知道世界的真相了,就明白贪和嗔,都没有必要。

    所以,禅宗之所以称为超然的顿法,也许,是在那一瞬间,突然打开智慧,见识到世界的真,就也自然地发现,贪与嗔,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完全不真实,也就没必要纠结了。

    这种通过超越来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会呢?

    生命始终在演化过程中,而日月却永远有规律地运转着,它不因你的演化而有所改变。自然的规律那样纯洁,根本没有感情可言。但正是因为这种看似无情的运转,却为所有生命,承载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这是最大的道德啊。

    人与其他动物,应该说都有感情,都有想利于自己的倾向,这种自私,是造成我们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比如,我们看见蚊子,就心烦。但是蚊子可不这么想:这里有个胖家伙,美好的晚餐来了。

    自然如何协调这种高兴和厌烦呢?它不协调,它只是照常运转,你自己去争吧,自强者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