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万物的兴衰
次。最低层次,是类法。类法相当粗糙,适合于原始的思维方式。

    国人,翻开四书五经,类法皆是。人们在写章时,也大多使用类法,我在看古观止时,有这个印象。这种思维方式,为什么没有在国几千年的明史有所进化呢?大概缘于安于农业社会的稳定态,没必要罢了。政治鼓励,生产保守,也阻碍了思维更新。当然,不是我们没有聪明人,明代的徐光启,是数学大师。但他一个人的声音,引不了全社会的关注。因为不需要,所以没弘扬。

    类法更先进的是逻辑思维。但国人的逻辑思维,已经受困于习惯,只在归纳下功夫,演绎者虽有,但同样没受到重视。公孙龙的理论虽然产生较早,但却成了儒家知识分子嘲笑的对象。

    当然,更先进的,是数学定量分析法,数学思维模式,只有到了高等数学,才能够明白它的美。而今天,大部分没接受过大学高等数学教育的民众,根本不理解。

    大众不理解的东西,社会总是有一股拒绝的力量。

    况且,对于国很多大学生来说,高数是他们的一道坎,不是不感兴趣,是学不进去。这恐怕与从小接触的思维习惯有关,不习惯按那种思路去理解数学。

    数学不是算术,而是一种高档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