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四百二十三章 书与事有别
    书与事有别

    通读二十四史中关于战争和军事家的例子,我始终认为,一个名将,在顶级的层面,必须是有大局观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因个人名利而打仗,不是因一时胜败而打仗。

    他更像是一个政治家,在权衡各种因素后,才决定打不打、怎么打、打了以后怎么办。只有这种类型的军事家,才称得上大气。

    如果仅以是否在某一仗打得赢为标准,来确定打与不打,那么,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希特勒以战争胜率的数据来算,是个厉害的指挥家。但以政治家的角度来看,他就有问题。以自己这一点国力,铺开打苏联那么大一个摊子,即使打胜了,又怎么办呢?

    他即使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深入思考。况且,他根本就没打赢。

    以司马迁的观点为主导历史观点认为,李广是一个优秀的名将。古诗经常说李广如何,像王昌龄说:“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很多人都解释说这是指的李广。这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一个因为迷路自杀而成名的名将,一个在一场几乎成为滑铁卢战役的重要战役中迷路的名将。实际上,司马迁对李广的照顾是有着“事后诸葛亮”的错误问题的。

    漠北决战之前的分兵决策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