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你,为什么?这种问题,好多古人回答过,没标准答案,为什么要自寻烦恼呢?”
“所以,佛要我们洒脱。”小胡好像看开了点:“我是谁,这个问题都说不明白,那么,研究生与死,存在与灭亡,主体没有了,客体就没意义了,对吧,万老师?”
“对啊,主体与客体是互为存在条件的,一方没有了,另一方也就无从谈起。”
他们转回到佛法,我就放心多了。虽然有点跑题,但毕竟轻松些。“所以,观法无我,对不对?”
“可是,我是谁,我们可以自已看不见,但别人看得见啊?我的感受是实在的啊?我是儿子、老公、父亲,我是老师是居士是你们的朋友,至少在这一刻,是确定的啊?”万老师又在找问题了。我给了他个眼色,他还我一个眼神,仿佛他还另有意思。
“比如,我们三人,要说,抛不下我的,肯定最是我了。”这有点像绕口令,但意思很清晰。“我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定义,肯定是社会性意义了。假如我不存在了,我父母养老怎么办?我孩子抚养怎么办?我老婆怎么办?还八成新呢,包括房子和财产,便宜别人了。”
果然是轻松的调侃,我们哄笑一阵子。小胡在吃完手中的一个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