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了全息论。”
万老师终于找到了与自己专业相融通的术语了,或者说哲学基本原理与全息论的自洽方式。他继续问到:“小胡刚才说是一个基点,是不是,还有另外的理论基点?”
小胡笑到:“我不专业啊,两位老师,我也只是个人兴趣和看法。不过,我也想过。但凡与认识有关的东西,都离不开人。只有人能够认识的东西,才具备意义和价值。天地运行不变,如果对人没有影响,它有什么意义呢?你们哲学上,也讲主体论吧?”
万老师点点头:“过于强调主体论,就容易唯心,过于强调客体论,就容易机械唯物。两者结合,才是完整的。比如说钱这个问题。钱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如果与我无关,就无所谓好坏。人们说钱越多越好,潜在的意思是:我的钱越多越好。我是主体,钱是客体,如果二者不结合,就没有价值。”
“你比喻得好,万老师。认识是人脑的功能,我们所有认识,如果仅从片面的感觉而来,那只是图像或者温度或者轻重,但人脑的能力,是可以把这一切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全息印象,得到整体性的现实投影。如果人脑没有反映全息世界的能力,那么,二维反映三维甚至四维世界的可能,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