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叫一个华沙人幸存者的回忆,原名的翻译有多种,但那是二战时期,一个华沙人死里逃生的回忆,这种音乐,当时引起了世界的轰动。叙述中夹杂突然的鼓声,让人非常恐惧,但最后,这种恐惧,转换成了圣歌。犹太人集体赴死前,以合唱圣歌的方式,保持着信仰与尊严,对抗着生死的恐惧。圣歌是恐惧的另类反应,崇高与悲剧的美,实际是对恐惧的对抗,非常感染人的情绪。”
我们都没听过这种音乐,但在看战争片或者恐怖片时,也经常听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音乐。但把它们发展到崇高与悲剧的地步,估计是宗教情怀的作用。
“人们通过大脑的主观能动,与自然现象的死亡相对抗,产生了宗教般的情怀。宗教本身,也是用思想对抗死亡的产物。所以,在所有的宗教中,都注重音乐的作用。话已至此,我们可以轻松地想象,在所有宗教中,承认音乐的作用,就等于承认情感的作用,对不对?”
小胡说到:“大概也算是很早的共识吧,我看过一本书,西方古典的著作,说的是宗教与诗歌与艺术与酒的关系。诗歌是现实的变形,是文字的情感化。酒的作用也如此,就是把自己的主观与现实,拉开一点距离,如同我们讨论的艺术。”
万老师又拍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