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而复兴。李元阳有碑,"范铜而镌之"。其后建有毗卢阁,藏经一部。
石钟寺,位于仙鹤峰下,寺创于唐代,明朝永乐正统间,敕赐大少林寺,康熙年间重修。此处风景优美,寺东南方有茶房瀑布,北有小龙潭,东有大龙潭。"阁之左有澄潭,上悬岩石,扣之如钟鸣,故名"。还有一说,因寺楼下掘出钟形石而名,这些都已无确凿证据可考,系传说。
从石钟寺遗址继续向西北行时,山路盘曲,沿途有点峰,迦叶羊(三十六个羊形石),过可恶溪,上接引桥,达华首门。华首门在天柱峰南侧,是一片高约二、三十丈,宽约四、五丈的石壁,在平整的崖壁上,内剜如门之状,自上而下,有一裂缝,将“门”分为两扇;“门”的中缝上,悬着上下距离大致相等的石疙瘩,人们说这是“锁”。石门两侧长满翠碧的苔藓和毛茸茸的小草。门顶有“檐”飞突七八尺,顶上长满万缕瑶藤,碧孙倒悬,关若门?。相传,这里是迦叶,为佛祖释迦牟尼十大弟子,古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人,长期跟随释迦牟尼传教,少欲知足,修头陀行,在佛祖徒弟中以“头陀行第一”著称,佛寺中多把他雕塑成年高德重的瘦老者形象,与阿难分立于佛的左右。滇西北的鸡足山之所以会成为迦叶说法道场,有两个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