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生阅历的老母亲,当她六十岁的儿子去世时,她依然会依在我的怀中哭得像一个无助的孩子,颤抖又冰冷……。
有一回去听经时经过中华路,天冷了,卖鹿肉的摊子正新开张,末学骑摩托车过去,正望见笼中三只鹿儿相依偎,那眼神多么熟悉!多么像末学每天所看到病床上彷徨的眼睛,“我快要死了吗?救救我!无论用什么药,什么方法……”可怜的小鹿,放了它们吧!放它们归回山林吧。它们的呼吸一旦停止,用什么方法也无法再让它奔跑,赶紧找卖鹿肉的先生商量,请求不要杀它们,我们听经回来会来为它们赎命放生,卖鹿肉的人一听放生,沉重地感慨:“我是养鹿爱鹿的人,不曾杀鹿,因为经济失败,不得已今天第一次要杀鹿,我也很痛苦”。听了他的话,末学不禁要哭出来,众生造业受报中都有着不得已的苦衷,其实每一个人内心都有悲悯的佛性,这也是阿弥陀佛不断宽大包容,只期盼我们一念回心向光明的原因。几位学长慈悲照料鹿儿过夜,清晨将它们护送去皈依三宝,归回山林,希望它们永不再被网捕,也愿网捕之人,发菩提心,逢善因缘,改行转业,莫继续杀生而尝苦报。
病人床下或桌上,常常都放着一小锅或一小盆活泥鳅、活鲤鱼,准备进补,末学每去查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