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这样看来,我的疑情至今没有发起,所以不差得远啦。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忽断忽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笼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做疑情。”
其实,我连他所谓的初心人的境界功夫都没达到,怪不得,钱师兄他们到茅屋打坐的资格,我还远远不够。
“实际说起来,初时那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很多会因此悟道的。”
这就可以悟道了?当然,前提是自己功夫到了,旁边还得有个明白人,或者就是过来人吧。
“这时清清净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岩,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