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苏轼写字时以侧锋为主,笔力凝重,笔画肥润,又不失俏媚、劲挺,加上他的字体结构多为左低右高的横扁取势,所以被黄庭坚反讽为“石压蛤蟆”。
一个“树梢挂蛇”,一个“石压蛤蟆”,听上去不是什么好话,但却非常形象的体现出了两位书法大家的字体特色,在脑子里想一想这两个词所刻画的形象,再对比着看一看两位大家的字体,便能体会到两位大家的书法精髓之所在。
这其中,徐景行最喜欢苏轼的“石压蛤蟆体”,因为苏轼的字体看起来更加美观,外观丰韵,结构饱满,但笔力刚劲,一笔一划如同铁烙一般,很符合古人外圆内方的审美。
说的直白点,那就是苏轼的楷体字看着喜庆,非常适合写春联。
一副春联写完,一旁观看的许中衡击掌叫好,“好字,这一手‘石压蛤蟆体’看着真过瘾,一个个大字真有力,像是随时能从纸上蹦起来一般。”
徐景行咧嘴笑了,“许大哥这眼力没的说,难怪能玩得转这书画店。”
“嘿嘿,我也就这一双眼睛还能拿得出手,”许中衡也颇为得意,自夸一句后朝一旁的许馨燕道:“燕儿,学着点,这个级别的书法高手现场教学的机会可不多见。”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