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和文字的辨识度。
他当然没打算标新立异,而是认认真真的按照传统的形象来上色,先涂一遍黄漆,等干透以后进行打磨,打磨过后再涂一遍,如此三次之后这底色才算上好。这样做肯定会比较费时,也很费力,但好处更多。
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着色很牢,那厚厚的底色几乎跟金丝楠木的木质完全融合在一起,别说自然的阴干,就算你用过刀片刮擦也很难把底色跟木料分离开来。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底色比较厚,看起来也比较润,质感很强,在这边上继续上色的话看着更踏实,再雕刻的时候也不会出现什么裂隙之类的瑕疵。
果然,当他在底色之上浅浅的勾勒线条和文字时,手感非常柔和,这底色的质地柔韧细腻跟雕寿山石差不多,不崩不裂,非常适合下刀,没用两个小时就把剩下的线条和文字也给涂上了颜色。
当然,这不是完结,全部涂好之后他又做了一次打磨,这次打磨他非常小心,用力很一场轻柔,像是在擦拭婴儿的皮肤一般,最后还打了薄薄一层蜡皮。
这几道工序做完,再看这罗盘的外表,连他都觉得有点惊艳,因为这罗盘看着就很沉稳,有一种大气的感觉,被打磨过的外表又有一种经历了岁月的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