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器型比较常见,是那种撇口、短颈、鼓腹的圈足瓶,但是直径不小,有十二公分左右,瓶身上的纹饰是非常典型的缠枝莲纹,但这个缠枝莲纹的构造又跟常规的缠枝莲纹略微有点不同,莲纹中卷曲的花枝儿卷的比较厉害,从粗到细卷了三圈半,看起来比常规的缠枝莲纹要复杂精致,视觉效果也非常好。
纹饰突出,釉质和染料当然也不能差,外层的釉质肯定没得挑剔,刷的非常细致非常光滑,一看就不是一般手艺,细腻匀称有且很润,厚薄程度也相当适中,没有太厚也没有太薄,因为釉质这东西真不是越厚越好,太厚会有一种肉肉的感觉,太薄的话又会显得太飘,虽然釉质厚点和薄点在一些风格的瓷器中也是优点,但在青花瓷器中显然不太适用。
青花瓷的风格一般来说相对淡雅,如果釉质太厚,会冲淡这种风格,釉质太薄,又会显得太过干涩,所以能把握这个尺度就成了区分一个手艺人的手艺是否合格的标尺。
这只水盂的釉质厚薄程度就恰到好处。
至于釉料,那是由时代的工艺以及釉料出产地决定的,某个年代的某种釉料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得假的,比如说乾隆早起的青花料色泽浓艳,晕染效果极强,所以那个时代的青花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