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从口沿到底足,整体曲线浑然一体,从侧面看去,每一道弧线都衔接的非常自然,非常符合常人的审美。
可以这么说,在造型方面,这只小炉子几乎找不出什么缺陷来。
炉子的口径只有十厘米左右,腹部直径则有十四五厘米,高度更是只有七八厘米的样子,但看起来却一点都不小巧,反而有种浑然大气的感觉。
只是这炉子的外表实在不堪入目,为啥呢?因为这玩意儿金光闪闪的,竟然是涂金的,而且涂的异常均匀,一看就是用那种分喷涂精度很高的专用工具喷涂的,反正肯定不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工艺。
最为丧心病狂的是,这炉子的底足竟然也是“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可这字却没有一点明代的风格,跟真品完全没有相似之处,估计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六字楷书款。
然而,这个款虽然跟真品没有任何相似之处,可水平却意外的高,字迹清晰而且有力,结构也很有章法,风格破险峻秀,有点像馆阁体,但是比馆阁体又多了点个性,跟柳体字更加相似。
这样的字体风格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六个字的作者是写馆阁体出身的,但在水平达到某种程度以后又融入了自身的特点,突破了馆阁体的桎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