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稀罕,所以说这只水盂是一件难得的好东西。再想到这是从乡下收上来的物件,就更显难得了,因为大家伙儿都清楚,曾经的乡下拥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好东西,但被无知之人损坏的更多,尤其是不起眼的小配件,像那种小勺儿,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拿去喂小孩儿了,或者丢失了、摔坏了。
所以,这一套水盂能完整的保存下来,真不容易。
当然,不容易归不容易,这套水盂的市场价也不至于飙升多少,顶多在原有的基础上上浮一点,而像类似档次的水盂的市场价并不高,也就是三五万块钱的样子,因为这水盂不是名家作品,而是一个号为“亭山”的人所作,而徐景行搜遍脑海,也没搜到“亭山”相关的紫砂艺人,所以只能当无名之辈来对待,哪怕这只水盂的做工和设计都不错。
没办法,市场就这样,一般来说是“认人不认作品”的,名气加成效果在经济市场中是非常显著的。
因此这只水盂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就六七万块左右,再高就只有冤大头才愿意接盘了。
这只紫砂水盂还能估价,可那一只瓷板画连徐景行都有点懵。
为啥呢?因为那只瓷板画的作者同样是个他从没听过的名字,在落款处写着“邓宵禹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