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华夏的各方军队广泛地被当作冲锋枪来使用,并且这种手枪的子弹容量大,杀伤力也强,远比只能自杀或者杀自己人的勃朗宁手枪要好得多,由不得华夏各方势力中的官兵喜爱。
驳壳枪由于火力强大与枪口较短,导致它在射击时枪口跳动比较明显,一般只能连开二枪,第三枪时的子弹基本上就打不着人了;但在长期的实战中,华夏的官兵们自然而然地将这个问题改善:采用横手持枪——这样的话,无论枪口怎样跳动都是在水平方向,命中率就会自然提高。相对而言,华夏的土匪们是最有创意的,比如凤凰三点头,七点梅花枪之类的开火方式可谓是数不胜数......也许毛瑟公司在开发此枪的时候,也不会想到会有人将他们的手枪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吧......
由于众所周知的后勤补给压力与目前的生产强度,冯龙德也没奢望自己的武器工厂能大批量生产德式的冲锋枪和与之配套的海量子弹,能有驳壳枪这种大威力手枪也不错了:当初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驳壳枪可是大显身手,而手持驳壳枪与毛瑟步枪的华夏德裔军人就是其最为鲜明的形象,冯龙德初中时的语文课本与历史课本上就有这方面的图片,好像政治课本上也有......
这一批驳壳枪直接被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