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阵营的人数竟是更多一些。
细思之下,他很快就找到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便是罗应浩的态度。罗氏家族和罗夫人的家族两相结合,为金华最大的世家势力之首,其下有无数小势力追随,现在罗应浩旗帜鲜明的站在宁采臣身边,靠拢他的势力又怎敢不从?
其二便是宁采臣说的朝廷封赏。没错,以皇帝和内阁对白莲教的痛恨程度来说,对于带人剿灭白莲教分舵,间接拯救一城的勇士肯定会不吝封赏。不要爵,不要钱,不要一兵一马,只要依靠帝国法律存活的言官位置,一次晋升两级或许真的会出现。
三品御史言官啊,若是自己被他抓住了小辫子,小把柄,也能够一刀给砍了。金华的官员,世家,甚至江湖游侠们,谁是真正意义上的干干净净?哪个又没有点龌蹉?
将来升官圣旨一到,宁采臣得了职权,在金华权势滔天,到时候清算谁又受得了?
除此之外,还有骨气,血气,对宁采臣的感激等等因素,如此种种加起来,就造成了这种局面。
不知为何,知府心中莫名产生了一种危机感,对宁采臣有了一丝戒备的心理:“看来大家还是支持与六大贼争斗的。这大雨一停,天色放晴,六大贼寇就会带着贼众过来,我们应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