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在场众人无不震惊。
当时,那群人中,便有自负才学天下第一的杨慎,当他看到郁郁不得志的袁渊之时,才明白对方的才学不在自己之下,只是因为时运不济,才没有飞黄腾达。
杨慎自问自己若非首辅之子,会不会也想袁渊那样,刻苦努力,十年寒窗,都付诸东流?
他无法回答,因为朝廷的科举。严密的程度令人咋舌,很少有人能够营私舞弊。杨慎靠自己的才学,考中了进士,没有人敢说闲话。
因为他的才学是当世公认的。其他仕子经常见到他吟诗作对,心知他的实力,自然不敢饶舌,但是却有一个人例外,这人便是袁渊。在他看来,杨慎的诗文并不比他好多少,却反而晋升到如此地位,而他却要屈居寒门,怀才不遇的感触时不时就会显示在诗文之中。
朝廷那些大人物,自然是知道袁渊这个人的,但是这个人太过狂放不羁,且不守规矩,所以内阁已经做出来决定,袁渊其人。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永不录用。
虽然没有明令,却是所有人心照不宣的无形法令,所以袁渊在第二次参加科举的时候,本来已经中了进士,而且名次不低,却被主考官抹去了他的资格。
狂傲的袁渊自然是不会知晓其中的内幕,当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