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作家”们。
因此,虽然有不少“海派作家”不是很认同王德孚某些激进的观点,但他们却对王德孚展现出来的文学天赋,表示了肯定,并且很愿意接纳这位来自东吴大学这样的名牌高校的高材生,所以不管王德孚写出了怎样的作品,基本上作品一出,都会有人替王德孚吹嘘一番。
比较有趣的是,那位之前非常巴结汪晓城的旧式文人孔甲仁,居然用文言文直接将王德孚机智反怼汪晓城的事情记录了下来,许多年之后,他这样一篇文言文,居然让注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什么痕迹的他,留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梗。
这当然也是沾了王德孚的光,谁让王德孚未来的名声会那么巨大。
下午的“青年作家论坛”,王德孚毫无疑问成为了众多新的作家协会会员们围绕的中心了,他那“高级作家”的头衔一亮出,不少新会员都纷纷向他靠拢,怎么看这位更加年轻、有才的王大作家,都会更有前途。
王德孚也不似汪晓城那么傲慢、自大,他是非常乐于向这些作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的,绝对不会敝扫自珍,更不怕担心别人向他学习之后,就完成对他的超越。
如果一个作家没有自己写的东西是独一无二的的自信的话,那他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