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画了十几张,才挑出一个纺锤形的在上面画上了格子,然后写写画画一堆谁也看不懂的符号,最后标上尺寸。交给还等在一边的周翔,让他即刻到铁作坊马上开炉照样铸造。
大家虽然看不大明白殿下为何将炮弹弄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信心满满,又有从前成功的经历也觉的有门,立刻前去。其实赵昺是从那个残品的断痕想到了前世的手榴弹,最初这东西面世时人们也是为破片率太低而愁,后来想到在弹壳上刻痕才解决了问题。
而炮弹不同手榴弹,飞的距离要远,既要保证有击穿舷板的强度,又要保证破片率,还得打得准。因而赵昺想到了前世各式各样的炮弹,琢磨着只有将炮弹头加重才能保证炮弹飞行和下落的方向,中部在制造砂型时就预留刻痕,这样才能一举三得,至于行不行还得看实验结果……
这空当赵昺也没闲着,他让工匠把引信拿来,一看还是当初自己‘明’的那种绵纸卷火药造的。都不用试,别说扔水里,潮点都点不着。他琢磨了一会,若是自己能明撞击式引信就不用这个愁了,可那东西虽然简单,但当下的技术条件还难以制造,起码起爆药就是个难关,想想还是因陋就简用火直接点贴合实际。
回想现代引信都是用导火索作为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