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可以述及马来人,他们得到火枪之后,把本民族的波纹剑安在枪口处,将火枪当作短矛一样使用,这样火枪手也能临时客串长矛兵。这很麻烦不说,且出现两难式的选择,骑兵逼近时,如果火枪手最后一次齐射没能打退骑兵,就可能面临不能及时装上刺刀的风险,但是提前上刺刀,就放弃了火枪扬火力的机会。
在刺刀出现大约一代人以后,真正意义上的插座式刺刀解决了这个难题。即能固定在火枪头部,既不妨碍火枪射击,还能有效起到旧式长矛的作用。实际上上了刺刀的步兵就相当于一名矛兵,虽然这种‘矛’较长矛要短且无力,但对抗骑兵的军刀冲锋是足够了。而远射的话,骑兵的弓箭又不及步兵的火枪。
事实上正是从从卡座式刺刀投入实战为开始,使长矛兵彻底失去了在战场上存在的必要,骑兵的威力从而在步兵面前也就大打折扣了。但这卡座式刺刀的应用也导致每支枪必须按照标准尺寸精心制造,才能装上制式的刺刀,从而提高了制造难度,使得周翔望而却步,想要放弃,赵昺当然不能走回头路了,现在阵型尚未练成,他也不好多言,只能一口拒绝。
“陛下,那可否将刺刀改成刀剑之型呢?如此即可以装于火枪之上对敌,也可以当做刀剑劈砍,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