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之士,学业不及东南,发解时又十倍假之,盖其初选已滥矣。还望陛下知之!”应节严回禀道。
“呵呵,这……”赵昺听了也只能苦笑了,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千古难题,几百年后也没有一个完美的制度能够解决……
赵昺前世生在北方一个人口众多的省份,一年一度的高考与当下的科举应该算是多有类似,伴随着高考也每每少不了一个话题——高考政策公平与否。起因也无非是录取率的问题,但因为在各个省市里,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同,以及地方的保护措施,别说高考制度不一样,在很多的制度上都是遵循国家的制度下有着不同的规定,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平,人口的多少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都成为能否上一个好学校的主要要素。
而赵昺作为高考的亲历者也是深有体会的。优质教育资源集中于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即使同为大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由于很少能够进入重点中小学,考上大学也要比富裕家庭子女考上大学难得多。由于乡镇和农村的考生,贫困家庭考生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他们很难考上大学。另外高考录取还有个加分制度,对部分学生应该有所照顾。
当下应节严所言也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