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战中的缴获,随着车军和辎重军的组建,缺马的矛盾日益突出,赵昺知道这种状况若是不加改变,对来日的北伐将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他一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马匹的同时,还建立马场繁育马匹,而崇明州马场则是种马场。
在赵昺前世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外国的阅兵或者马术表演的时候,他往往会被那些矫健的骑士与高大的马匹所吸引。因为在国内,是很少能见到如此高大的马匹。即使前去内蒙等有着大片草原的地方去骑马,见到的马匹也经常是相对矮小的,有的马匹干脆就和驴子差不多大。
无独有偶,抗战时日军所骑乘的“东洋马”也以高大、健壮著称,他们虽然身高不高,但是所骑乘的战马普遍都很高大,而“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东洋马”,更是反映了那个时候日军所用战马的优异与珍贵。这些情况,也就导致了很多对于国产马种的鄙视,以及中国古代骑兵实力的质疑。毕竟战马质量不够好,骑兵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对中国古代军事有所了解的赵昺却知道,中国古代不缺乏重装骑兵。如果没有高大优良的战马,甲骑具装自然无从谈起。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高头大马呢?赵昺到了这个时代,无论从现实的角度,还是前世的疑问都想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