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如此硬气过。
作为一个时代愤青,激进的民族主义者,郑思 肖接受和议的任务后本是抱着即便一死也不能受辱的决心,欲以自己的血来洗刷大宋遭受的耻辱,惊醒后人的。但当下有了小皇帝撑腰,他自然更觉的底气足了,一个六品的官儿居然摆出了当朝一品的气势。不过郑思 肖还是低估了小皇帝的气概,划出的底线是要以当年‘联蒙灭金’之议为准。
对此议的对错世人多有争议,但郑思 肖却以为事实上宋廷当时一直在根据时局变化不断调整对蒙对金的策略,而“联蒙灭金”决议的出台也是几度峰回路转,最终在很多意外事件的促成下,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得不走上了联蒙灭金的道路。而且从过程来看,朝廷并非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最后走上“联蒙灭金”的道路更多的是一种“两害相较取其轻”的无奈。
在绍定六年春,蒙古大军进攻开封,金哀宗逃到距开封三百里外的归德,开封留守长官崔立遂向蒙古投降。完颜守绪继续向南逃亡到蔡州时,蒙古派人到南宋的襄阳,要求联合灭金;于是,两国签订军事同盟,蒙古答应南宋可以收回淮河以南若干被金强占的地区,南宋答应供应粮秣;南宋与蒙古,仍以淮河为界。
在灭亡金国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