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说过的,但是他自己给自己加了解释。
“那若凡再请教,‘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此言对否?”沈若凡问道。
此言出自汉时刘向所编纂的《说苑》,即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最初版本。
与鸿儒对言,沈若凡收起自家卖弄,拿前人说事。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沈允全望着沈若凡双眼道,他知道沈若凡接下来要说的,既是眼之所见越于耳之所闻,自该亲身见一番民间疾苦。
若是沈允全乃是顽固腐儒,固执己见,空言大义之辈,可说些“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自言之话,或是腐儒的空言之语。
如儒生大夫面对天灾人祸的标准套路。
“天灾不断,是国有奸佞,圣人不德,只要清除奸党,革新吏治,陛下敬天修德,臣子尽忠职守,百姓自然安居乐业,万民安康,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四方归附。以民为本,仁人爱物,尊敬圣贤,以孔孟先师为导,一切自然而然。天子可垂拱而治。”
这番话,很虚,很扯淡,但在古时,他就是万金油,一旦祭出,无人可挡,包括天子。
因为这里你不能说有错,天子不该除奸党吗?不该修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