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绵竹蜀国大臣秦宓的家中,诞生了一个小儿。出生之时,小儿口中,衔着一截竹笛,众人皆以为神异,因而取名为“秦笛”。
秦笛日渐长成,天资聪明,不学而知,四岁便能手书,写了一篇文章,题名天辨。
他的父亲秦宓看了,禁不住大惊,后来见了吴国使者张温,才有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辩论。
吴蜀联盟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张温即将返回时,文武百官都前往为他饯行。众人到齐后,惟独秦宓未到,诸葛亮几次派人催他,张温问:“他是什么人?”诸葛亮说:“益州的文人学者。”
秦宓到后,张温问他:“您学习吗?”
秦宓说:“五尺高的孩子都学习,您又何必小看人!”
张温又问:“天有头吗?”
秦宓说:“有头。”
张温问:“头在何方?”
秦宓说:“在西方,诗经说于是眷恋西望。由此推论,头在西方。”
张温问:“天有耳朵吗?”
秦宓说:“天高高在上却能听到地下声音,诗经有言,鹤鸣叫于水泽,声闻于天。如果上天无耳,用什么来听?”
张温问:“天有脚吗?”
秦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