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天儒,是仙人级别的大儒。
我们以中庸的目光来解析天道,这是天儒门与众不同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写一个仙字,建立一个仙文模型,首先要站得稳,它为什么能站的稳呢?是因为有几根法则作为天柱,不管有几根天柱,最后都有一个稳固的重心,我们天儒研究的,就是一眼看出重心的位置,然后逐渐往外推,从而掌握所有的天道法则……”
秦笛听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哇,原来是这样啊!”
范蠡道:“天儒门,讲究中庸之道。孔孟两位夫子曾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与天地参,这就是金仙、仙王的境界了!
中庸之说,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这是我们天儒门所要达到的境界,简单的说,也就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善良美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