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船工和码头工共享的不传之秘。
川蜀当地被称为“棒棒”的一些苦力见到这种吃法后,就跑到牛羊屠宰场捡一些处理掉的内脏,再用长江水洗净切块,投入汤水中,和船工一块吃,结果人人都觉得非常美味。
后来有人干脆把“大洋铁盆”分成多格放在泥炉子上,盆内翻滚着麻、辣、咸、香的汤汁,炉子旁边放一大箩筐,装着以毛肚为主的牛杂等食物,在码头边开始叫卖。
这便是川蜀火锅的来历之一。
马天瑶一边挑选配料一边给光头大叔两人介绍。
“这八卦毛肚,其实就有些类似火锅改造初期的雏形,是用特制的二分瓦罐,分别调制两种不同的火锅底料,然后把配菜放到底下,再把牛肚放在最上面。
熬煮时,因为火候的缘故,左右二分的牛肚,一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一个是清汤一个是红汤,自然就变成了阴阳八卦的图形。”
“这……这么做出来的能好吃吗?”
“应该还行吧,其实这道菜并不止我说的这么简单,怎么说呢……”
马天瑶在四周看了看,走到一堆材料跟前,拿了一根一次性筷子,又找了个西葫芦瓜,在上面表皮上刻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