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代表的是全县规格最高的婚礼,如果连这个婚礼的礼数都没到位,囫囵着就办过去了,那不就证明这个县没人懂“礼”,全是泥腿子了吗?
大明以礼闻天下,乡人缺礼数该怪谁?你能怪田里干活的农民不懂?
怪的就是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乡绅和县老爷啊,农民不懂你们干啥去了?你们光吃喝玩乐去了吧?这叫富而不礼,简直就是暴发户。
在明朝,为富不仁、富而不礼,是富人的两大罪名,谁都不想戴上这两媒的那个,因为口才好现在赖三儿就成了她“回头客”。
乡绅呵呵一笑,然后说道,“好,既然是迎娶结发正室,那赖府想必是有诚意奉上了,大伙儿可以查查他们诚意究竟如何。”
说罢,乡绅退到一边,剩下的就是村民们“敲竹杠”的时间了。
赖三儿这时也退到一边,因为于礼而言,他一个新郎官跟人讲价是不对的,要讲价也得伴郎团来讲不是?
赖三儿亲自挑选的白虎堂的几个伴郎的弟兄正要上去说,忽然就见孟虎、老道两人冲了上来,说道,“新郎官的诚意,就让咱们来说了。”
于是一村妇就道,“那好!咱们要的不多,两百斤喜糖、两百件衣裳、两百斤好酒、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