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节抱玉将何适,良工正如斯第三更(5/6)
“对。”
“那我明白了。”
秦淮颔首,捉紧刀,果断落下,线条错综纵横,在鲜亮的玉皮上划动,一根根线条拉出,丝毫没有阻滞。
秦淮的雕刻姿态极优雅,充满了美感,从头到脚,都是散发着艺术的魅力。
看得林栎瞠目结舌。
这位秦核舟的画风,和我们不一样啊,好像在发光。
这叫底蕴。
秦淮曾经在磨制刻玉刀的时候,就在深思,该如何对待一块美玉?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所以那个时候,秦淮阅读了不少古籍。
也观摩了数以千计的玉器。
有些玉,是五百年前的饰樽。
有些玉,是一千年前的剑坠。
有些玉,是两千年前的龟卜。
有些玉,是七千年前的礼器。
玉在最远古,是当做祭拜天地的礼器。
若想回归艺术的最原始形势,就应该饱含一种膜拜天地的敬畏感与仪式感。
毕竟秦淮这次要雕刻的,是一种图腾。
线条在彤红的玉皮外延穿梭,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