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核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小众艺术。
中华的核雕圈,圈内工匠不足三千,核雕作品受到外界的关注不如木艺圈,更远不如玉雕界。
收藏家们提起核雕唯一记得的,就只有‘核舟’了。
秦淮和阎老先生,都算是借助了核舟的东风。
若让秦淮再推出一件极品的核雕,恐怕价格只能定在三百万左右。
这是现状,没有办法。
“别看着我,我其实也不知道怎么解决。真的。”
秦淮十分头疼,他能专注一心的攻坚艺术,但要说向阎老先生那样,把核雕一步步推广,打开名声,最终让小众的技艺,变成金陵省名气行业,从业人数年年递增……
这种事情,秦淮真的学不来。
里面的弯弯绕绕对秦淮来说,无异于河图洛书。
商雅欲言又止,关于传统技艺的发展,她倒是有个初步的设想。
这个设想自上次须老先生在宾客厅一起聊天时就诞生了,但一直压在心底。
因为接触秦淮的行业不久,她的设想还很稚嫩,加上秦淮的条件也不算成熟,故而商雅并未出声。
“请秦先生进馆内看看。”